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拜託各位點擊上方的廣告鼓勵小編寫出更好的分享文喔^^ 感激你
前一陣子台灣校園集體霸凌的新聞甚囂塵上,備受關注!
那麼校園暴力是常態嗎?我想很明顯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從小就看到大了,不是嗎?
如下圖所示,當孩子在這樣暴力的環境下長大,自然而來的心理層面的暴力因子被他視為理所當然,因此成為了下一個施暴者! 不僅僅是家庭,也帶往校園! 因此我認為校園暴力根源來自於家庭。
小編依據米爾格蘭的服從實驗(下面為大家介紹),推斷集體霸凌事件的發生是由少數的孩子王(領導者)加上一群普通(不會獨自施暴者)的群眾所構成。 備註:孩子王稱A,群眾稱B。
--------------------------------------------------
最讓小編關注的重點在於,如果有這麼高比率的人服從權威做出非自願的傷人行為,那麼剩下的34~39%的人在放棄繼續電擊時,其他願意施暴的人也將會受到這位跳出來保護受暴者的人影響而產生羊群效應,進而大幅減少施加暴力的社會壓力,那麼集體霸凌的事件勢必會瓦解。
因此這個社會需要的是肯為正義發聲的勇士!
標籤: 人生, 人際, 人際關係, 傷痛, 內心, 哲學, 好文章, 實驗, 心情, 思索, 思考, 服從實驗, 歸納, 沉默, 省思, 研究, 米爾格倫, 罪惡, 電醒全世界的人
如果覺得此篇對你有收穫 那就點讚對自己打氣吧 下"讚"帖吧
前一陣子台灣校園集體霸凌的新聞甚囂塵上,備受關注!
那麼校園暴力是常態嗎?我想很明顯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從小就看到大了,不是嗎?
如下圖所示,當孩子在這樣暴力的環境下長大,自然而來的心理層面的暴力因子被他視為理所當然,因此成為了下一個施暴者! 不僅僅是家庭,也帶往校園! 因此我認為校園暴力根源來自於家庭。
小編依據米爾格蘭的服從實驗(下面為大家介紹),推斷集體霸凌事件的發生是由少數的孩子王(領導者)加上一群普通(不會獨自施暴者)的群眾所構成。 備註:孩子王稱A,群眾稱B。
B大多數是不會自行霸凌同學的,因此皆是跟隨著A的指令或意念,這也就形成了一種社會壓力,而當人們面臨社會(同儕、權威)的壓力時,就容易做出違背
自己良知的事情!即使他們當時是有意識地感受的到這舉動是違背自己意願的!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米爾格蘭的服從實驗吧,這堪稱是史上前五大心理實驗呢~(取自維基百科)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實驗小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並寄出許多廣告信,招募參與者前來耶魯大學協助實驗。實驗地點選在大學的老舊校區中的一間地下室,地下室有兩個以牆壁隔開的房間。廣告上說明實驗將進行約一小時,報酬是$4.50美元(大約為2006年的$20美元)。參與者年齡從20歲至50歲不等,包含各種教育背景,從小學畢業至博士學位都有。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他被隨機挑選為擔任「老師」,並拿到了一張「答案卷」。實驗小組並向他說明隔壁被挑選為「學生」的參與者也拿到了一張「題目卷」。但事實上兩張紙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參與者都是擔任「老師」。「老師」和「學生」分處不同房間,他們不能看到對方,但能隔著牆壁以聲音互相溝通。有一位參與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參與者患有心臟疾病。
「老師」被給予一具據稱從45伏特起跳的電擊控制器,控制器連結至一具發電機,並被告知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老師」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單字,而「老師」的任務便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老師會逐一朗讀這些單字配對給學生聽,朗讀完畢後老師會開始考試,每個單字配對會唸出四個單字選項讓學生作答,學生會按下按鈕以指出正確答案。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會繼續測驗其他單字。如果學生答錯了,老師會對學生施以電擊,每逢作答錯誤,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
參與者將相信,學生每次作答錯誤會真的遭到電擊,但事實上並沒有真的進行電擊。在隔壁房間裡,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學生打開錄音機,錄音機會搭配著發電機的動作而播放預先錄製的尖叫聲,隨著電擊伏特數提升也會有更為驚人的尖叫聲。當伏特數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假冒的學生會開始敲打牆壁,而在敲打牆壁數次後則會開始抱怨他患有心臟疾病。接下來當伏特數繼續提升一定程度後,學生將會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並停止尖叫和其他反應。
電壓
|
「學生」的反應
|
75 V
|
嘟囔
|
120 V
|
痛叫
|
150 V
|
說,他想退出試驗
|
200 V
|
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
|
300 V
|
拒絕回答問題
|
UP 330
|
靜默
|
到這時許多參與者都表現出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許多參與者在到達135伏特時暫停,並質疑這次實驗的目的。一些人在獲得了他們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保證後繼續測驗。一些人則在聽到學生尖叫聲時有點緊張地笑了出來。
若是參與者表示想要停止實驗時,實驗人員會依以下順序這樣子回覆他:
1. 請繼續。
2. 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進行,請繼續。
3. 你繼續進行是必要的。
4. 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參與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參與者施加的懲罰電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並持續三次後,實驗才會停止。
結果在米爾格倫的第一次實驗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過27人)的參與者都達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懲罰—儘管他們都表現出不太舒服;每個人都在伏特數到達某種程度時暫停並質疑這項實驗,一些人甚至說他們想退回實驗的報酬。沒有參與者在到達300伏特之前堅持停止。後來米爾格倫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也做了類似或有所差異的實驗,但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為了證實這項實驗,也有許多更改了架構的實驗產生。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州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的Thomas Blass博士(也是米爾格倫的傳記—《電醒全世界的人》的作者)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得出了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結果,他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一定比率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約在61%至66%之間。
--------------------------------------------------
最讓小編關注的重點在於,如果有這麼高比率的人服從權威做出非自願的傷人行為,那麼剩下的34~39%的人在放棄繼續電擊時,其他願意施暴的人也將會受到這位跳出來保護受暴者的人影響而產生羊群效應,進而大幅減少施加暴力的社會壓力,那麼集體霸凌的事件勢必會瓦解。
因此這個社會需要的是肯為正義發聲的勇士!
標籤: 人生, 人際, 人際關係, 傷痛, 內心, 哲學, 好文章, 實驗, 心情, 思索, 思考, 服從實驗, 歸納, 沉默, 省思, 研究, 米爾格倫, 罪惡, 電醒全世界的人
如果覺得此篇對你有收穫 那就點讚對自己打氣吧 下"讚"帖吧
小咪個性挺像糾察小隊長
回覆刪除總是先站出來發聲的那個!!~
有這種勇氣還真的值得嘉獎呢!!
回覆刪除現在頻傳的社會新聞大部分也都因為人情的冷漠而導致呢